索引号: | 014229906/2022-00061 | ||||
分类: | 民政、扶贫、救灾\减灾救济 通知 | ||||
发布机构: | 中国足彩网市应急管理局 | ||||
文号: | 无 | ||||
成文日期: | 2022-04-25 | ||||
发布日期: | 2022-04-25 | ||||
有效性: | 有效 | ||||
名称: | 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2022年度全市自然灾害形势分析报告》的通知4.25 |
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2022年度全市自然灾害形势分析报告》的通知
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市减灾委各成员单位:
近日,市减灾委办公室组织市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务、农业农村、住建(地震)、交通、气象等部门,对2022年度全市自然灾害形势进行了会商研判,形成了《2022年全市自然灾害形势分析报告》,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做好分析研判和防范应对工作。
中国足彩网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2年4月25日
2022年全市自然灾害形势分析报告
2022年4月24日,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市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和规划、水务、农业农村、住建(地震)、交通、气象等部门,对2022年度全市自然灾害形势进行会商研判,并提出有关防范应对建议。综合分析,今年自然灾害种类主要为风雹(包括大风、暴雨、雷电、冰雹、龙卷风)、洪涝、台风及农业灾害等,需防范自然灾害对群众生活、交通运输、通信电力和农业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造成的不利影响。
一、2022年度自然灾害形势及物资储备分析
(一)气象灾害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极端天气气候异常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在增加,预计今年主汛期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可能出现集中强降水时段。需做好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应急准备和各项防汛、防灾准备工作,重视灾害性天气过程对各行业安全生产的影响,提高应对城市生命线保障能力。
(二)水旱灾害
根据分析预测,今年我市气候总体一般到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偏多,水旱灾害会偏重,影响我市的台风数量较常年偏多(预计2~4个),其中1~2个影响较重,形势不容乐观。今年重点是查漏补缺,做好极端天气防范、防汛抗台和城市内涝应对工作。
(三)地震灾害
2021年,我市观测资料连续可靠,信息传输及时准确,台站测震数据年平均连续率99.75%;强震测震数据年平均连通率达到99.82%。2021年我市未发生因地震引起的人员伤亡和经济财产损失。台站前兆观测资料未发现明显的、有映震震例的前兆异常。地震宏观观测点未发现震前宏观异常现象。
(四)地质灾害
我市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面沉降和特殊类土(软土、砂土)灾害。目前,全市尚未发生严重的地面沉降问题。1985年至今,全域累计地面沉降量均在200毫米以下。“十三五”期间,除搬经镇西北部、长江镇中部、南部,长青沙、又来沙以及泓北沙存在小范围沉降区以外,其他地区均未出现明显的地面沉降现象,其中最大沉降中心位于泓北沙附近,平均沉降速率超过3毫米/年,部分地区出现抬升现象。同时我市地下水水位逐年上升,全市第III承压监测点2015年平均水位埋深12.26米,2020年平均水位埋深9.39米,水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丁堰监测点,5年水位上升近13米。但我市是由长江冲积而成,全域松散层厚度较大,特殊类土发育广泛,若不加以持续性防治措施,则会引发明显地面沉降问题。
(五)农业灾害
我市夏熟作物发生的主要灾害有:干旱、渍害及病虫草害等,秋熟作物灾害发生的主要有强降雨、台风及病虫草害等。根据2021年主要病虫越冬基数,结合2022年农业生产情况,预计今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将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小麦赤霉病、麦类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夜蛾类害虫等总体偏重发生,部分地区将达大发生;草地贪夜蛾、麦类纹枯病、稻瘟病、稻飞虱、烟粉虱、灰霉病等总体中等发生,在局部将偏重发生;小麦蚜虫、水稻螟虫、玉米螟、玉米锈病总体偏轻发生。要切实做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另外极端天气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低温寒潮易造成油菜植株茎秆表皮开裂、花粉败育等冻害现象,对小麦、油菜的产量影响较大。大豆播种期如遭梅雨期长、台风强降雨等恶劣天气,会导致播种困难,缺苗,无法播种,可以改种鲜食大豆或其他作物。水稻、玉米若遭遇台风及强降雨天气,易造成水稻、玉米倒伏、受淹,影响产量。
(六)物资储备
一是储备原粮(小麦、稻谷)、成品粮油(米、面、油)、猪肉,均按上级规定全部实储到位。二是部分物资存储到位。2020年采购的救灾救援类物资39个品种7372件全部实储到位,周五已将原存储在城南消防中队的物资全部存储到储备公司物资仓库;2021年协议储备生活类物资3个品种11吨也协议储备到位;2021年接收省调拨应急救灾物资5个品种535件已全部入库。疫情防控采购未发放的帐篷、生活应急包全部存储在库。
二、有关应对措施和防范建议
(一)持续做好预测预警和风险研判。气象、自然资源和规划、住建(地震)、农业农村等部门要着力提升自然灾害预测预警能力,力争做到提前预报、科学预警,及时准确全面发布预警信息。各镇(区、街道)人民政府(管委会、办事处)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在汛前和各类节假日前等重点时段,组织召开会商会,加强灾害风险会商研判,通过多部门参与会商和多源监测预警信息的综合研判,提前采取得力有效防范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风险损失,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组织各类应急救援队伍开展专项拉练、训练和演练,及时检修和补齐救援装备和物资。确保预案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人员到位、物资到位和措施到位。
(三)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自然灾害防治主体责任,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工程、重点河段、重点易涝点、重点地质灾害监测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全面细致地对河道、堤坝、水闸、泵站等各类防汛安全风险隐患进行深入排查、整改和落实,做到风险早发现、早处置,确保安全度汛。
(四)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持续开展防范自然灾害的宣传培训和应急避险演练,进一步提升各类灾害预案应急演练水平,通过演练检验可操作性,及时发现问题和组织修订完善。
(五)加强道路交通管控。因全球气候变暖,台风、强对流天气、雨雾及低温冰冻等恶劣天气增多,对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加大,有关部门要加强道路交通巡逻疏导,一旦发现安全隐患情况,要果断采取管控措施,坚决防范道路交通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六)提升重大项目建设灾害风险防范能力。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汛前重大项目建设、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等建筑施工场地的安全风险管控,结合汛期安全管理特点对深基坑、起重机械、脚手架及模板支撑、临建设施及围挡墙等施工现场关键部位和重点环节进行重点排查治理,建立汛期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落实施工安全各项工作措施。
(七)做好队伍、物资准备。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要统筹做好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的准备工作。要有计划地完善各类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体系建设,以满足现代应急救援实战的需要,进一步提升突发自然灾害的应对处置能力。
(八)严格应急值班值守。各镇(区、街道)、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执行事故和灾害信息报告制度,坚守岗位,做到突发状况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确保一旦发生事故灾害,能够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抢险救援有序、有力、有效,将事故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