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彩网

借科技创新之力 提农业发展质效
来源:中国足彩网日报 发布时间:2024-03-26 08:56 字体:[ ]

无人植保机、打药机为千亩小麦追肥除虫,智能水肥自动浇灌系统为水果、蔬菜供给营养,农技人员奔走乡间检修机械……轻雷惊春,万象“耕”新。眼下,随着气温逐渐回升,雉水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我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用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拓展科技强农新赛道,在农业农村领域涌现出一批新技术新项目,让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现代农场

耕出新效率

一个人操作植保机、一个人驾驶打药机,便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千亩麦田的追肥除虫工作……在江安镇佘圩村鹏云家庭农场的农田里,依托科技创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被现代化高科技农机设备的高效替代。

农业要强,装备必须强。“现代农业装备让以往需要大量人工才能完成的工作,变得高效快捷,我们千亩的麦田,日常只需要两个人进行管护。”农场相关负责人石太兵感慨,农业装备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资源利用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让农民也体验到了科技力量带来的速度与激情。

“用无人植保机喷洒农药,一亩地只要1分钟左右,对我们父辈来说,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对于农机装备的重要性,白蒲镇丛埼家庭农场负责人丛小林同样深有感触。

农业发展离不开现代化高科技的加持,正是有了农机装备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农业发展才能提质增效。“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赋能,我们正加快‘无人化’农场建设。”市农业农村局农机科科长薛永红介绍,我市将持续优选先进适用机型,让农机装备在农业生产中实现“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智能系统

管出新模式

3月下旬,走进南通杨天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水培番茄大棚,一排排番茄架整齐排列,整个大棚内没有一个员工。“最近番茄进入尾声,采收少了,我们大棚的日常维护靠的是水培自动浇灌系统,所以非采收时间,大棚内完全不需要员工。”负责人张路花介绍。

在大棚一角,记者见到了杨天自主研发的水培自动浇灌系统,番茄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pH值等都可通过该系统来进行调控。“我们这个系统一端连着管网,为植物补给能量,一端连着网络,可以实现手机远程操作,智能设备提升的是产量和品质,解放的是人力。”张路花拿出手机登录APP,一边演示,一边介绍,“天气冷了或者热了,我们操作手机就可以调整大棚的温度,非常方便。”

智能管护不仅能节约人力,更重要的是,能够精准调控番茄生长所需的营养,最大程度利于番茄生产。“我们是去年4月引进的番茄苗,两个多月后番茄就成熟对外售卖。”张路花说,数智力量让杨天农业实现了亩产万斤。

大数据的互联互通、智慧分析,让农业管理更科技化、透明化,进一步加快推进数字化技术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我市将以新产业新业态为增长极,不断做强产业支撑,为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送技下乡

打好新基础

为农户检验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引导农机手规范操作、安全生产,针对麦田水、肥、病、虫等有关情况传授田管技术……连日来,我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们奔波在田间地头,送技下乡、送检下乡,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撑。

近年来,我市把送技下乡、送检下乡作为常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农业技术方面的带动示范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粮食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指导基层农技人员和群众掌握重点农业实用技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袁小华介绍,通过全年常态化的送技下乡、送检下乡,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们在每一种农作物的育苗、移栽等环节,都亲手做给群众看,实地解决群众在农业生产当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真正学懂弄通,确保技术服务精准到位,助力群众增产增收。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推广科技小院模式,鼓励科研院所、高校专家服务农业农村。下一步,我市将在送技下乡、送检下乡的基础上,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培养更多农业高层次人才,持续借科技力量支撑农业生产,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